中國古人常說的,叫「量大福大」,這個話說得非常有道理,你的福有多大,跟你的量可以說成正比例。貧困的人量小,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別人,所以無論他怎麼修福,福都不大。這個道理,學佛的同學應該懂得,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心量很小怎麼能生大福!佛的心量最大,尤其是阿彌陀佛,念念想著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這個心量沒有人能夠相比。他想不是隨便想,他有真實的智慧、德能去幫助遍法界虛空界所有眾生,他有這個能力、有這個智慧。問題是眾生能接受多少,他就能得多少,這個道理我們尤其要明瞭。我們的心量小,佛的心量大,我們得佛加持的也不多,這就是受自己「心量」的限制。
所以佛法常講上中下三根,這個三根在佛經裡面用「雨露」做比喻。「大樹」,雨落下來的時候它吸收的水分多,「小樹」它吸收得少,「小草」它吸收得更少。雨落下來是平等的,為什麼大樹、小樹、小草各個吸收的水分不一樣?「心量」不一樣,小草只需要那一點點它就夠了。同樣一個道理,我們的心量一定要拓開,心量不拓開不會有成就。常常要為眾生著想,不要為自己,自己天天在學習,為誰學習的?為眾生學習的,不是為自己。心量大,肯學習,肯為眾生想,肯為眾生服務,這就能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得到多少,還是自己心量大小、願力大小這個有關係。如果真的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相信不超過十年,你的智慧、福報跟阿彌陀佛就差不多。佛的力量真加得上!這個話都是真的,不是假的,現在量子力學家都懂得,都能夠做證明。
但是這個「心量」不容易發出來,原因是「有障礙」,這個障礙就是「煩惱」、「習氣」,我們通常叫「業障」。業障這個名詞用得非常好,業是「造作」,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原因是我們對於「真妄」、「是非」、「利害」,我們自己搞不清楚,搞不清楚是沒有這個智慧,有意無意「念頭」錯了、「言語」錯了、「行為」錯了,有意無意常常犯。如果不常犯,「菩提道」就很容易成就,不難!
這業障怎麼辦?普賢菩薩教給我們「懺除業障」,一定要懂得懺悔。什麼叫懺悔?早年章嘉大師教我,「後不再造」叫真懺悔,懺悔那些儀式老師說不重要,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這個話我相信不是章嘉大師一個人說的,肯定很多人說,因為我在新加坡,納丹總統他就跟我講過。他是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告訴我,他在宗教裡頭最佩服佛教,他說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跟章嘉大師講的是一樣的話。所以我相信這句話是古大德所說的,實質重要,形式不重要。所以在言行方面,他是活活潑潑,隨順機宜,才真正做到了「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因為他沒有拘束,什麼場合用什麼方式,活的。那不重要,重要是「真誠心」,後不再造,要真懺悔。許多人雖然懺除業障,業障老懺不了、除不掉,什麼原因?懺了他又造,「習氣」,很難改過來,有意無意就犯。要真心去「立志」,像夫子所說的「不貳過」,過失只能有一次,沒有第二次。第二次、第三次還重犯這個過失,這就錯了,大錯了,知過而不能改,這叫「真的過失」。
參考資料:
https://youtu.be/BWE7BawMK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