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普陀山 普濟禪寺 海印池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普濟禪寺前蓮花池,亦名「放生池」。池上築橋三座,中間一座,橋中有一湖心亭,又稱「八角亭」,正對普濟寺山門。(攝於 07/28/2016)
浙江奉化 雪竇寺「大慈彌勒菩薩」道場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雪竇寺為「禪院十剎」之一, 與「普陀觀音」、「五台文殊」、「峨眉普賢」、「九華地藏」四大道場並稱「佛教五大名山 」。(攝於 07/27/2016)
浙江台州 天台山國清寺 「降龍尊者」法相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南屏師父為浙江台州天台縣人, 俗名「李修緣」, 據傳其為國清寺羅漢堂第十七尊「降龍羅漢」投胎, 後於國清寺出家。(攝於 07/30/2016)
浙江杭州 靈隱寺「南屏師父」法相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南屏師父於「靈隱寺」拜瞎堂慧遠為師。因不喜頌經打坐,不戒酒肉,被眾僧告到慧遠面前,慧遠曾云:「佛門之大,豈不容一癲」, 故師父又稱「濟癲」。(攝於 07/31/2016)
浙江杭州 淨慈寺「南屏師父」法相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南屏師父於淨慈寺圓寂,臨終前曾作一偈:「六十年來狼籍,東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攝於 07/31/2016)
天臺山大聖東林居 濟世項目
東林居為一「修心」的道場,眾弟子皆為發心跟隨「南屏師父」及「東林師父」,以期為弘法濟世盡一份心力。眾生所託辦之事務,皆為隨喜功德,僅須視自身的能力回饋,以維持道場基本運作,而幫助更多需要幫助之人。
學佛要大心量才有明顯的感應
不懂得防止邪惡,不認識邪惡,不曉得「存誠」,這些人念佛,這個災難還是躲不過。念念不為自己,把自己給忘掉了,真正放下,起心動念為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用什麼手段?「端正自己的心念」,「教化眾生」,這就對了。
完全接受,業障就消除
「含容空有」,是諸佛菩薩的心量。含是包含,包含虛空,容是容納、包容,包容萬有,就是我們常常講的,佛門常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包太虛」是含空,「量周沙界」是容有,這是什麼?這是我們的真心,這是我們的本性。諸佛與法身菩薩都是這麼大的心量,所以他能包容。我們學佛提升到這個境界,你就「法喜」充滿了,你真有享受,一天到晚笑眯眯的,常生歡喜心。別的人找你麻煩的、毀謗你的、侮辱你的、陷害你的,一笑了之,為什麼?假的。他能傷害你什麼?能傷害你的身體。傷害不了你的「自性」,你的自性是「金剛那羅延身」,沒有辦法傷害的。
把心量拓開放大
譬如一個人修行,從我們人道,修得很好,修得很如法,他來生到天道;天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一層一層往上提升,到出了六道輪迴;六道之外有聲聞法界、緣覺法界、菩薩法界、佛法界,這都是不同維次空間。明心見性之後,十法界沒有了,真正覺悟了,我們《無量壽經》經題上講「清淨平等覺」,阿羅漢所證的是清淨,清淨,六道就不見了;平等、覺,十法界就不見了,但是他有一真法界,就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如果無明的習氣都斷了,實報土也不見,所以佛在《般若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連實報土都在內,都沒有例外的。那到哪裡去?回歸常寂光了,回歸常寂光,沒有了,都沒有了。這是佛法裡面的解釋,這個解釋很圓滿,你從常寂光變現出來,最後還回歸到常寂光,常寂光什麼都沒有。
智慧福報跟心量的關係
量本來是周遍的,換句話說,你的「福」跟「智」是「周遍法界」的,跟諸佛如來完全平等。現在我們的量這麼小,從哪裡產生的?「我執」,總覺得有個我,有我,量就小了,一切要為我。諸菩薩如何把這個煩惱轉過來?他們聽從佛的教誨,真幹,就是「不再想自己」,真正懂得借假修真這個道理、借假修真這個事實,他們用上了。身體是假的,用這個假的身體把我們無始劫來煩惱、習氣統統轉過來。轉過來,從「擴大心量」是個很好的方向、很好的目標。怎麼樣?我不想自己,我專想別人,我不為自己,我專為別人,你的心量恢復了。心量恢復了,實際上就是什麼?你的智慧、福報恢復了,就這麼回事情,智慧福報跟心量的關係太大太大了。
念佛三昧用在日常生活上
「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等持就是定,等是平等,持是保持;換句話說,永遠保持平等。對什麼說的?對境界說的,至於境。這個境界裡面有兩種,一個是人事環境,一個是物質環境,無論是對人、是對事、是對一切萬物,永遠保持著平等,這就叫「三摩地」,這就叫「三昧」。
念佛三昧能除貪瞋痴慢疑
所以常修念佛三昧,能除貪瞋痴慢疑。這個念頭才動,就是阿彌陀佛,這禪宗的方法,「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句阿彌陀佛就是覺悟。不管什麼念頭,善念也好,惡念也好,念頭才起,第二個念頭是阿彌陀佛,把前面念頭打掉。念頭開始的肯定多,為什麼?無始劫來的習氣。不要害怕,念頭一動,阿彌陀佛,把念頭打掉,這叫「真念佛」,這真管用。三年就養成習慣,雜念、惡念、邪念、妄念沒有了,念念都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叫「正念現前」,這一句佛號是「正念」。到你一切雜念、妄念、邪念、惡念統統都沒有的時候,這一念就跟阿彌陀佛相應,古人所說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一聲佛號跟阿彌陀佛通了,起感應作用。真求往生,心地真誠懇切,就會見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見到的時候就提出要求,求往生,還有壽命,壽命不要了,像瑩珂法師一樣。
念佛三昧功夫分為三等
「又曰念佛三昧,能除一切煩惱,能解脫生死,故須名清淨解脫三昧」。念佛三昧殊勝,我們雖然念佛,沒念成功,念佛三昧沒得到。得到就好了,得到,往生你就有把握了,功夫深的,想什麼時候往生就什麼時候往生,你只要得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功夫有淺、有深,也分為三等,最高的叫「理一心不亂」,跟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境界是相同的。用念佛的方法,等於說是修到禪宗最高的境界做得到,證明了佛所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禪能夠達到,念佛也能達到。
念佛三昧怎麼修?
《文殊般若經》下卷講:「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你看這是教我們,這三昧怎麼修?你要找個地方,空閒的地方,就是寂靜的地方,沒人找你。捨諸亂意,把心裡面的妄念放下,萬緣放下。不善的放下,善的也放下,叫不思善、不思惡,什麼都不要想。「不取相貌」,不取相貌是外面所有境界不要去執著。執著什麼?這個花我喜歡它,那一堆草我討厭它,這你就是被外面境界轉了。外面不管是什麼境界,不要理它,根本就不分別、不執著。你看,「繫心一佛」,把心就繫在阿彌陀佛上,「專稱名字」,專念這一句名號,心裡頭繫念就是專想這一尊佛,專念這一尊佛。「隨佛方所」,阿彌陀佛在西方,我們把方所搞清楚,我住在這個地方,東南西北搞清楚,我常常看著西方,常常想著西方。「端身正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