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普濟寺、慧濟寺、法雨寺》之行

《普陀山觀音道場之行 :  普濟寺、慧濟寺、法雨寺


第二天 (7/28),一行人前往普陀山觀音道場,參訪普濟禪寺、慧濟禪寺、法雨禪寺


普濟禪寺

        普陀山是東海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史稱「 震旦第一佛國」。「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合稱普陀三大寺,共同構成了普陀山觀音道場的主要架構。

        普濟寺又稱「前寺」,位於普陀山白華頂的靈鷲峰南麓,是普陀山最古老的寺院,也是普陀山第一大寺院。

普濟禪寺

普濟禪寺  一隅

其前身為唐末的「不肯去觀音院」,宋代更名為「寶陀觀音寺」,明萬曆年間更名「護國永壽普陀禪寺」,清康熙皇帝賜額「普濟群靈」後才改名為「普濟禪寺」並沿用至今,為普陀山供奉觀音菩薩的主剎。

普濟寺前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建於明代。池上築橋三座。中間一座,永壽橋橋面平闊,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北接著普濟寺的正門,南銜御碑亭。橋中有一湖心亭,又稱八角亭,正對普濟寺山門。

普濟禪寺前「海印池」

普濟禪寺「永壽橋」上湖心亭 :「八角亭」

普濟寺前的蓮花池,以盛產五色並蒂蓮花而聞名蓮池夜月普陀山十景之一

普濟禪寺永壽橋旁蓮花池


        寺東南的「多寶塔」,建於元元統二年,塔取《法華經》多寶佛塔之義定名,為普陀山現存最早建築,乃普陀山「三寶」之一。三寶就是「多寶塔」,「楊枝觀音碑」和「九龍藻井」。

        多寶塔乃元代太子「宣讓王」為普陀山僧「孚中」禪師所建,故又名為「太子塔」,該塔富有元代風格,塔四面五層,以太湖石砌築而成,「多寶聞鐘」又為普陀一景。
        
普濟禪寺「多寶塔」: 普陀山三寶之一

        「圓通寶殿是普濟寺的主殿,為單層重檐,為觀音菩薩正殿。殿中供奉毗盧觀音,為女貌男身觀世音菩薩像四周塑有觀音道場特有的觀音三十二應化身。大殿可容數千人,有活大殿之稱。

        主殿兩旁建有配殿,東首文殊殿,供奉應化於五台山的文殊菩薩;西首普賢殿,供奉應化於峨眉山的普賢菩薩。

普濟禪寺  「圓通寶殿」

普濟禪寺  「圓通寶殿」 : 供奉毗盧觀音 男相觀世音菩薩像

普濟禪寺  「圓通寶殿」

普濟禪寺 「圓通寶殿」

        「法堂」,樓下是法堂,樓上為藏經樓,收藏著萬卷經書。兩側又有配殿,東首為「普門殿」,西首為「地藏殿」,供奉應化於九華山的地藏菩薩。

        這樣排列,把中國四大佛山的主佛,都集中在一起了,使「震旦第一佛國」普陀山主佛觀音菩薩顯得更為突出。

普濟禪寺  「法堂」

普濟禪寺  「普門殿」

              「天王殿亦稱金剛殿,進門迎面是一彌勒菩薩,光首、笑臉、袒胸、盤坐,一手拿一隻布袋。彌勒菩薩後面的塑像是韋馱菩薩,昂然挺立,手持寶杵,常於東、南、西三州巡遊,守護伽藍,屬護法神。兩旁的四大天王宛如四名衛士在維護法門

普濟禪寺 「天王殿」


慧濟禪寺

        慧濟寺又名「佛頂山寺」,位於海拔283米的佛頂山之上,為普陀山第三大寺。慧濟寺初建於明代,由僧人圓慧始創「慧濟庵」,至清乾隆年間擴庵為寺。

慧濟禪寺

慧濟禪寺

        慧濟寺所在的佛頂山是普陀山最高處,晴天登上山頂四望,遠山近礁,環列奔趨。遇山雨欲來,則白霧圍繞山腰,漸至混蒙,充滿詩意。民間歷來有不上佛頂,等於未到普陀的說法,據說,在山頂還可看到罕見的海市蜃樓和佛光。

慧濟禪寺

慧濟禪寺

慧濟禪寺 「天王殿」

        與普陀山其他寺院不同,慧濟寺的主殿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兩邊由阿難迦葉侍之,大殿兩廂各有10尊塑像,是傳說中的二十諸天,後兩側供奉千手觀音木雕像。

慧濟禪寺「大雄寶殿」

慧濟禪寺「大雄寶殿」: 供奉釋迦牟尼

        在大雄寶殿簷下,有一寫法特別奇怪的匾額九界同歸(去+來),為了開老和​​尚所書,這個(去+來),表九界同歸向佛界,即人人皆可成佛之意。亦蘊含著乘願再來、普度眾生之意。

慧濟禪寺「大雄寶殿」 : 九界同歸(去+來)

      「觀音寶殿精塑2.7米高觀音菩薩像,又在四壁嵌雕觀音菩薩石刻像123尊,匯集唐、宋、元、明、清等歷朝名畫家所繪的觀音寶像,由當代雕刻大師杭州黃良起德行製作。佛像形態各異,精妙絕倫,是普陀山佛教藝術之精華之一。

慧濟禪寺「觀音寶殿」


法雨禪寺

                法雨寺又稱「後寺」,位於普陀山白華頂左、光熙峰下,距普濟寺2.8公里,為普陀三大寺之一。

              法雨寺創建於明萬曆八年,由於僧人大智真融始建,取法海潮音之義,取名海潮庵,後改稱海潮寺、護國鎮海禪寺。清康熙三十八年重新興修大殿,並得賜天花法雨匾額,因而得名。

法雨禪寺 天王殿

                在天王殿對面的照牆上的九龍壁為青石拼接,雕刻嵌鑲精緻,不露縫隙,猶如一整塊大石板雕刻而成。 壁中九龍昂首舞爪,騰飛於雲山碧海之間,爭奪龍珠,形態逼真。

法雨禪寺 天王殿前九龍壁

 法雨禪寺 天王殿前一隅

法雨禪寺  天王殿前一隅

        觀音殿又稱九龍寶殿,殿內供高6.6米的毘盧觀世音坐像。後壁為大型海島觀音及善財五十三參群像,兩旁列十八羅漢。

法雨禪寺 九龍寶殿

法雨禪寺 九龍殿」:  毘盧觀世音坐像

        法雨寺是中國建築規格最高的寺院,九龍殿的琉璃瓦和殿內天花板上的九龍藻井都是從南京明代故宮拆移而來的。藻井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室內頂棚的獨特裝飾部分九龍藻井雕的是九龍戲珠的圖案:一條龍盤踞頂上,八條龍昂首飛舞而下,正中琉璃燈宛若一顆明珠,組成九龍搶珠圖案

法雨禪寺 「九龍藻井」: 普陀山三寶之一

              「玉佛殿供奉釋迦牟尼玉佛高1.3米,是1985年從北京雍和宮移來的。

法雨禪寺 玉佛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