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 山南 桑耶寺】桑耶寺又名「存想寺」、「無邊寺」,位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的「扎囊」縣境內,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哈布日山」腳下,是西藏第一座具備佛、法、僧三寶的正規寺院,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廟」之稱,被稱為建築史上的佳作。公元八世紀,「蓮花生大士」應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入藏弘法,以神通打倒了當地原生的鬼神與「苯教」的巫師,並與「寂護大師」建立「桑耶寺」,奠定了西藏佛教的基礎。
桑耶寺
「山南」地處青藏高原「岡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地區。北接西藏首府「拉薩」,西與「日喀則」毗鄰,東與「林芝」相連,南與「印度」、「不丹」兩國接壤,是西藏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山南擁有600多公里長的邊界線,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是中國的西南邊陲。
「山南」 地理位置
763年,吐蕃王朝第五代藏王「赤松德贊」親自選址,經過「蓮花生」等人的實地勘測,最終選址在靠近吐蕃冬宮的「雅魯藏布江」北岸興建,並由「寂護」設計出了建設方案。據《桑耶寺志》載,762年,「赤松德贊」親自為寺院舉行奠基,此後在「蓮花生」的主持下,經過長達十二年時間的建造,到775年終告落成。由於有傳說在初建時,赤松德贊急於想知道建成後的景象,於是蓮花生就從掌中變出了寺院的幻象,赤松德贊看後不禁驚呼「桑耶」(意為「出乎意料」、「不可想像」),後來就把這一聲驚語作為了寺名。
779年寺廟建成後,赤松德贊邀請印度、漢地等地僧人住寺講經弘法。當時寺內剃度了七位貴族子弟出家為僧,這七人因而也成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歷經數年後,這七人被奉為藏傳佛教的先驅者,史稱「桑耶七覺士」。赤松德贊此時宣布吐蕃全民信仰佛教,掀起了藏傳佛教在西藏歷史上長盛不衰的帷幕。為了紀念西藏佛教的創立,蓮花生大士、寂護與赤松德贊,史稱「師君三尊」。
9世紀中葉,吐蕃禁止佛教傳播,桑耶寺也遭到封禁。10世紀後期重新開放後,這裡遂成為「寧瑪派」(紅教)的中心寺院。「薩迦派」統治時期,對該寺進行過修葺,並派遣僧人住寺,此後就形成了「寧瑪、薩迦」兩派共處一寺的局面。
桑耶寺
桑耶寺
桑耶寺
桑耶寺
桑耶寺
【寺院布局】桑耶寺的核心建築「烏孜大殿」位於全寺的中央位置,象徵著宇宙中心、也是佛之居所的「須彌山」。大殿的南北兩側修建了象徵太陽和月亮的「妙滿殿」和「妙寶殿」,在東西南北方向修建了四座大殿,象徵「四大部洲」,四大殿的兩邊再各有一座配殿,象徵「八小部洲」。大殿的四角外有「紅、綠、黑、白」四座形制特殊、風格不同的「舍利塔」,分別象徵「四大天王」。這些建築都被一堵圓形的圍牆所包圍,象徵著世界的邊緣「鐵圍山」。
桑耶寺 烏孜大殿
【烏孜大殿】烏孜大殿,又稱「多吉德殿」,是寺中最高大壯觀的建築。大殿坐西朝東,外觀似有五層,內部實際只有三層,每層的高度在5.5米到6米之間。殿堂的底層為「藏式」建築,中層為「漢式」建築,上層為「印度」風格,分別由三地的工匠設計施工,因此也有人把寺院稱作「三樣寺」。
烏孜大殿之外有一周迴廊,開東、南、北三座大門。東面門樓頂上飾有經幢,檐下懸掛巨幅「鮮布」。門左右的牆上飾有象徵吉祥富貴的浮雕名叫「扎西塔結」。
烏孜大殿 大門頂上飾有經幢,檐下懸掛巨幅「鮮布」
大殿底層分成兩部分,前為經堂,後為佛殿。經堂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兩側分立著藏傳佛教的先驅「預世七人」像。佛殿四周為千佛壁畫,殿中供奉一尊用整塊巨石雕出的「釋迦牟尼」像,高3.9米,據說在建廟伊始便已存在。在佛像兩側各有5尊菩薩像和1尊護法神像,是近年來新建造的。
烏孜大殿 釋迦牟尼像
大殿外側緊接二層樓之迴廊,迴廊一樓為雙排柱,柱間設置轉經輪,廊牆上則繪滿精美壁畫,迴廊二樓則為喇嘛居所。
烏孜大殿外側 廊牆壁畫
烏孜大殿外側 廊牆裝飾
桑耶寺周遭景色
蓮華生大士,八世紀印度「那爛陀寺」僧人及雲遊僧,與「寂護大師」同於那爛陀寺學習,以神通與幻術聞名。後應「寂護大師」與藏王「赤松德贊」禮請入藏創立僧團,後人尊稱為「蓮師」,也被稱為「第二佛陀」。所帶入的密法稱為「前譯派」,為今「寧瑪派」所信奉。首位將藏密傳入漢地的寧瑪派教傳三十二代祖師「諾那呼圖克圖」謂蓮花生大士是「彌陀身」、「觀音口」、「釋迦心」,合諸佛菩薩身口意之三密金剛應化身。
【翦影】從「澤當」前往「桑耶寺」,一路上風景如畫。
天臺山大聖東林居
地址 : 新北市蘆洲區中正路221號
電話 (02) 8286 0399
網址 : http://tonlin-temple.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