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九華山 護國肉身寶塔》之行 (2017-07-03)

【護國肉身寶塔】此地原名「金地藏塔」,俗稱「老爺頂」。位於九華街西「神光嶺」頭,始建于唐代,是佛教徒朝謁九華聖地的主要寺廟。肉身寶殿坐落在崔嵬山巒之上,古稱「南台」。金地藏晚年曾帶侍者在「南台」誦經晏坐,去世後便安厝於南台。後人安葬時立三級小浮圖供奉,傳說小浮圖塔基夜間發光,遂頌讚為「神光異彩」,於是神光嶺名取代了南台、西嶺的舊名。明萬曆年間,朝廷賜金修建,賜名為「護國肉身寶塔」。「肉身寶塔」遂揚名佛界。

 
護國肉身寶塔 

【山門】九華山有三座肉身殿,分別在神光嶺、百歲宮、雙溪寺。神光嶺肉身殿是安葬金地藏金喬覺肉身的地方。前往神光嶺地藏王寺院山門前,山門前有「行願無盡」四個大字。

山門

【彌陀殿】進入地藏禪寺山門,最先抵達的是彌陀殿,整座禪寺依山而建,一層一層往上走,最終才抵達地藏菩薩的肉身寶殿

彌陀殿

護國月身寶殿,由江澤民於此題字

【地藏禪寺】設階而上,第二層抵達地藏禪寺九華地藏禪寺始建於南宋隆興年間,距今已有800餘年曆史。現建有明三暗五老式大殿一座,內塑地藏王菩薩像閔公長者和道明和尚為侍,右豐都帝,左東獄帝;十王殿十間,殿內塑十殿閻王像,文武判官,夜叉小鬼千姿百態,栩栩如生;西廂樓房十二間,上層僧人宿舍,下層營業用房;東廂四間,設供多佛,佛道並存。自古就有去狼山燒香,不到九華地藏寺,功德只有一半的說法。

地藏禪寺

【月身寶殿】地藏禪寺山門進入,一路盤山須經數百階梯後方才抵達肉身寶殿肉身寶殿殿前平台有84級台階,取「九九八十一」再加三級之數。宋代詩人、隱士陳清隱曾寫有「八十四級山頭石,五百餘年地藏墳,風撼塔鈴天半語,眾人都向夢中聞」的詩句。
           
 肉身寶殿殿前平台84級台階

        金地藏晚年以此為南台讀經,其圓寂三年後,仍顏面如生,正是菩薩降世應化之兆,遂在此建三層石塔安葬其肉身,即肉身塔,又稱地藏墳嗣後配以殿宇,稱肉身殿。明萬曆年間朝廷賜銀重修塔殿,賜額 護國肉身寶塔門額懸掛 東南第一山橫匾。
          
 肉身寶殿,又名月身寶殿東南第一山

身寶殿門額懸掛 東南第一山橫匾

月身寶殿底層正面佛龕,地藏以閔公長者和道明和尚為侍

        月身寶殿內有一座高七層的佛塔,地藏王菩薩金身跌坐於塔中,此塔原為三級石塔,其外再築建高聳的木結構塔,清代曾經多次維修,光緒十二年(1886)有大規模重修,成為高約十七米的朱漆木塔。在高一米八的漢白玉塔基上,有木塔七層,層層八面,面面都有金地藏坐像,共計五十六身,皆塑作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一龕一世界,此塔道盡地藏分身千百世界,教化眾生的無盡行願。眾人魚貫繞塔,念佛祈福,環殿內有雙手捧圭朝奉地藏的「十殿閻羅」立像,更顯莊嚴。

月身寶殿內有一座高七層的佛塔,地藏王菩薩金身跌坐於塔中

        殿北門廊下,有黑底金字的小篆橫匾,為地藏菩薩誓言:「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當年北洋政府總統黎元洪所書。

月身寶殿北門廊下懸掛著地藏誓言:「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九華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緣起於新羅國僧人「金地藏」的修道故事。新羅國就是現今的韓國,新羅王族金喬覺(696 —794年)24歲時削髮為僧,於唐玄宗開元年間來華求法,經南陵等地登上九華,於山深無人僻靜處,擇一岩洞棲居修行。
         
        當時九華山為青陽縣閔員外屬地,金喬覺向閔氏乞一袈裟地,幾畝或數頃都不在話下,何況只是區區一袈裟地,閔氏自然不暇思索、慷慨應允,此時只見金喬覺袈裟輕輕一抖,不料展衣後竟遍覆九座山峰。這使閔員外既十分詫異,又大開眼界、嘆未曾有,由靜而驚,由驚而喜,心悅誠服地將整座山獻給“菩薩”,並為持戒精嚴、艱苦修行的高僧修建廟宇,唐至德二年(757年)寺院建成,金大師有了修行道場和收徒弘法的條件。

        金喬覺由此威名遠揚,許多善男信女慕名前來禮拜供養。連新羅國僧眾聞說後,也相率渡海來華隨侍。閔員外先讓其子拜高僧為師,遂後自己亦欣然皈依、精進修行。至今九華山聖殿中地藏像左右的隨侍者,即為閔氏父子。金喬覺駐錫九華,苦心修煉數十載,唐貞元十年(794年),於九十九歲高齡九華山,跏趺示寂。其肉身置函中經三年,仍顏色如生,兜羅手軟,羅節有聲,如撼金鎖。根據金喬老的行持及眾多跡象,僧眾認定他即地藏菩薩化身,遂建石塔將肉身供奉其中,並尊稱他為「金地藏」菩薩。九華山遂成為地藏菩薩道場,名聲遠播譽滿全球,逐漸形成與五台山文殊峨眉山普賢普陀山觀音並稱的地藏應化聖地。

月身寶殿俯瞰

月身寶殿俯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