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居正殿

正殿供奉主神為『混元老祖 無極聖王』,主事者為『南屏祖師 道濟古佛』,鎮殿者為『泗洲菩薩 東林普度禪師』。

道濟禪師 《漫道真人不露踪》

道濟禪師,「李修緣」,自幼生性聰敏,志向遠大,少時就讀於村北「赤城山」瑞霞洞,受到釋道二教的熏染。十八歲那年,修緣的父母雙雙患病,相繼撒手人寰,服喪三年後,遵國清寺「性空」佛師之遺言,投「靈隱寺」佛海禪師「瞎堂慧遠」法座下,慧遠禪師並為其剃度,取「道濟」法號,授記曰: 佛法雖空,不無實地;一滴為功,片言是利; 但得真修,何妨遊戲?法門之重,善根智慧; 僧家之戒,酒色財氣。多事固愚,無為亦廢; 莫廢莫愚,賜名道濟。 ...

《觀音菩薩聞思修果》

觀音菩薩從「聞思修果」入三摩地之圓通大定,其因地時用耳根功夫,耳根聞識予以不分別執著,而達「反觀自性」清淨平等境界。善惡俱無時,唯獨耳根功夫平等觀照,所有一切聲音出現,不去注意為何種聲音,沒有把意識放在哪一個聲音上,所有聲音都沒有分別,但都又存在,不是寂滅,觀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聲音平等,而入三摩地。 ...

《恭賀 無極老母 聖誕》

無極老母,又稱「無生老母」、「無極天母」、「無極聖祖」、「明明上帝」,簡稱「老母」。是明清以來,民間宗教包括羅教、西大乘教、雞足山大乘教、齋教、聞香教、天理教、先天道、一貫道及天道等最高神祇。集創世主、人類祖先、救世主於一身,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

道濟禪師《嘲靈隱寺印鐵牛》

道濟禪師 (濟公活佛) 在淨慈寺做書記僧時,忽思量起靈隱寺「昌長老」已圓寂,未曾去送喪,又得聞「印鐵牛」做長老,不知規矩如何?遂走到靈隱寺拜望之;不料其聽聞濟公是瘋子,不守戒律,嗜好酒肉,故閉門謝客。濟公又走到西堂,那小西堂也回說不在,遂留詩一首, 《嘲靈隱寺印鐵牛》: 幾百年來靈隱寺,如何卻被鐵牛閂! 蹄中有漏難耕種,鼻孔撩天不受穿。 道眼何如驢眼瞎,寺門常似獄門關。 冷泉有水無鷗鷺,空自留名在世間。 ...

道濟禪師 《酒醉後作》《贈馮太尉》

道濟禪師在《酒醉後作》頌云: 本是修來四果身。風顛作逞混凡人。 能施三昧神通力。便指凡人出世津。 經卷無心看。禪機有意親。 醉時喝佛罵天真。渾身不見些兒好。一點靈光絕勝人。 詩言志,透露其為降龍羅漢降世,幻化人間,入「遊戲神通」三昧,度化眾生於無量,小變沙門戒律,向世人展現一幅扶危濟世的佛法宏圖。 ...

道濟禪師 《阿難七夢現 》

南屏師父 (道濟禪師) 偈頌云: 阿難七夢現 如今落南瞻 何能除能治 不假他人手 破殼自性開 吾再來護持 首二句說的是阿難尊者的七個夢,預言著佛教未來的命運,如今應現於五濁惡世中。除了第五個夢,「阿難當為千阿羅漢,出經之師」,全說的是末法時期佛法的劫難。尤其是第七個夢「獅子身上蟲,還食獅子肉」,預言末法時期真正能毀滅佛法者,竟是獅子蠧,也就是佛教的出家眾及在家弟子,不依佛法修行,捨棄戒律、貪求名利,自毀佛法。但若能轉為用心修行,自淨其意,則無任何天魔外道能破壞佛陀正法。 ...

道濟禪師《西湖》詩四首

禪宗中有「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的禪語。「曹溪」,禪宗六祖惠能曾住持於廣東曹溪河畔「南華寺」,是「南宗禪法」的發源地、禪宗的祖庭,俗稱「曹溪祖庭」。「曹溪」亦喻指禪法,六祖惠能提倡明心見性,所謂「漫持一缽曹溪水,去灑諸方五味禪」,身外無佛,三藏十二部,皆是自性中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明心見性,是佛陀教育。 ...

《碧澗泉水清》

唐 寒山大士詩云:   碧澗泉水清,寒山月華白。   默知神自明,觀空境逾寂。 寒山用「水清」描述自性,體現「心性本淨,客塵所障」的禪法。山澗泉水之所以清澈,乃處於流動不停歇的狀態,停滯的水則易藏汙納垢。金剛經云:「若心有住,即為非住」,人心亦如此,若糾結在人事物中,終為其所縛而惘,二六時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故云「碧澗泉水清」。 ...

《恭賀 中壇元帥 酆都大帝 斗姆元君 聖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