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淨慈寺》之旅

《祖庭尋根之旅 :  淨慈寺

第五天 (7/31) 午後前往杭州淨慈寺


【淨慈寺】

        淨慈寺,又稱「淨慈報恩光孝禪寺」,為「禪院五山」之一,位於浙江杭州西湖畔雷峰塔對面的「南屏山」,是西湖周圍的第二大名剎,「南山淨慈,北山靈隱」,與靈隱寺並稱南北兩山之最。

        
淨慈禪寺 : 座落於雷峰塔之對面,西湖之南岸,南屏山下

        淨慈寺是五代十國時期後周顯德元年吳越王「錢弘俶」所建,由當時的高僧「永明延壽」禪師為開山住持。 延壽法師集禪門「法眼宗三祖」與「淨土宗六祖」為一身,因其佛學思想是禪與淨相結合,會宗各家之說,導歸西方淨土,是其佛學思想之特色所在。延壽將密教之密行及法相、三論、華嚴、天台等諸學說及淨土理論折衷而綜合為一。此等倡舉,開歷史之先河。

        淨慈寺門右邊有一座出自康熙御筆的「南屏晚鐘」碑亭,是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淨慈寺的鐘聲在歷史上久負盛名,唐代詩人張岱「夜氣滃南屏,輕風薄如紙;鐘聲出上方,夜渡空江水」,每當傍晚夕陽西下、暝色蒼茫,鐘聲在群山碧空中回蕩,響徹雲霄,形成「玉屏青嶂暮煙飛,紺殿鐘聲落翠微」的意境。由於南屏山空穴怪石較多,鐘聲經石穴回蕩互激,鐘聲傳播到十多里外。

淨慈寺 碑亭 : 「南屏晚鐘」
        
        寺前有雷峰古塔,建於南屏支脈夕照山,古時有雷姓居此,故稱雷峰,吳越王妃黃氏建塔於此,每當夕陽西墜,塔影橫空,自成一景。南屏晚鐘雷峰夕照,成為淨慈寺兩大勝景,又為名剎增輝。南山淨慈,北山靈隱,為東南兩大名剎,古人稱:兩峰勝概山僧得,好為南屏一寫圖

雷峰塔

        大雄寶殿殿內供奉的毘盧遮那佛與文殊、普賢兩大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重簷之上「具平等相」匾額,是弘一法師的手筆。佛像背後供奉著道濟禪師,濟公當年長年在淨慈寺駐錫。毗盧遮那佛像二側有十八羅漢像,殿后是文殊、普賢坐像。

 淨慈寺 大雄寶殿

淨慈寺 大雄寶殿 : 毘盧遮那佛其座為千佛圍繞

淨慈寺 大雄寶殿 : 佛像背後供奉著道濟禪師

淨慈寺 大雄寶殿 殿后 : 文殊、普賢坐像

 大雄寶殿 二側 : 十八羅漢像

        天王殿重建於1985年,因殿內所塑的不是四大天王像,而是兩尊金剛神護法,所以被稱為「金剛殿」。殿內供奉彌勒菩薩及韋馱菩薩。
 淨慈寺 金剛殿

        淨慈寺在大雄寶殿西側有「濟公殿」,殿前有「運木古井」一口,這是淨慈寺最具傳奇色彩的殿堂,殿內供奉著婦孺皆知的濟公像。「濟公」僧名「道濟」,是南宋時期僧人,原名「李修緣」,據〈淨慈寺誌〉記載,是臺州 (浙江臨海)人,初在台州國清寺出家,後拜杭州靈隱寺佛海禪師「瞎堂慧遠」為師,瞎堂圓寂後,移往淨慈寺擔任抄寫經籍的「書記僧」,直至圓寂。關於濟公的許多傳說大多與淨慈寺有關,後人認為他是「降龍」羅漢下凡,因此在殿內塑像供奉他。

淨慈寺 濟公殿

淨慈寺 濟公殿 : 南屏師父聖像

 淨慈寺 濟公殿

        傳說1204年那次寺廟被毀,重修需大量木材,濟公前往四川一家大鄉紳募化,化來的木頭順著長江水放到東海,再漂進錢塘江,最後從「醒心井」入寺,被寺內僧人用吊木架子一根一根吊出,在吊到第70根時,不知哪位木匠說了聲「夠了」,於是這最後一根木頭就沒再拉上來,「醒心井」因為曾經運過木頭,後來人們便叫它為「運木古井」。那根吊不上來的木頭,許多年來,還擱在井裡面。

 淨慈寺 運木古井 碑亭

 淨慈寺 「醒心井」  : 運木古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