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居正殿

正殿供奉主神為『混元老祖 無極聖王』,主事者為『南屏祖師 道濟古佛』,鎮殿者為『泗洲菩薩 東林普度禪師』。

東林居二殿

二殿主祀釋迦牟尼佛,蓮花生大士,觀音大士。

東林居三殿

三殿主祀阿彌陀佛,天臺山歷代聖祖,四大天王,十八羅漢。

南屏師父

【2016 戶外教學】: 古坑建德寺 地母廟 (攝於07/09/2016)

東林師父

【2016 戶外教學】: 嘉義觸口 靈隱寺 (攝於 07/09/2016)

南屏師父

【2016 戶外教學】: 嘉義觸口 靈隱寺 (攝於 07/09/2016)

南屏師父

【2016 戶外教學】: 雲林三條崙 海清宮 (攝於 07/10/2016)

玄天上帝

【2016 戶外教學】: 麻豆代天府 (攝於 07/09/2016)

浙江寧波普陀山 普濟禪寺 海印池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普濟禪寺前蓮花池,亦名「放生池」。池上築橋三座,中間一座,橋中有一湖心亭,又稱「八角亭」,正對普濟寺山門。(攝於 07/28/2016)

浙江寧波普陀山 普濟禪寺 大圓通殿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普濟禪寺,為普陀山三大寺「前寺」。圓通寶殿是普濟寺的主殿,供奉觀音菩薩。(攝於 07/28/2016)

浙江寧波普陀山 普濟禪寺 多寶塔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普濟禪寺海印池旁立有「多寶塔」,具有濃郁的元代風格。為普陀十二景之一的「寶塔聞鐘」。(攝於 07/28/2016)

浙江寧波普陀山 慧濟禪寺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慧濟禪寺位於普陀山佛頂山上,俗稱「佛頂山寺」,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攝於 07/28/2016)

浙江寧波普陀山 慧濟禪寺 大雄寶殿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大雄寶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兩邊由「阿難」與「迦葉」侍之。(攝於 07/28/2016)

浙江寧波普陀山 法雨禪寺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法雨寺又稱「後寺」,為普陀三大寺之一。(攝於 07/28/2016)

普陀山 南海觀音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浙江寧波 普陀山 南海觀音 (攝於 07/29/2016)

普陀山 潮音洞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潮音洞位於普陀山島東南「紫竹林庵」前,「不肯去觀音院」入海處 (攝於 07/29/2016)

浙江寧波 洛迦山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從潮音洞遠眺洛迦山,洛迦山如海上「睡佛」,頭、頸、胸、腹、足均分明可辨。(攝於 07/29/2016)

浙江奉化 雪竇寺「大慈彌勒菩薩」道場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雪竇寺為「禪院十剎」之一, 與「普陀觀音」、「五台文殊」、「峨眉普賢」、「九華地藏」四大道場並稱「佛教五大名山 」。(攝於 07/27/2016)

浙江寧波 阿育王寺「舍利殿」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阿育王寺為南宋「禪院五山」之一, 寺中珍藏一座「釋迦牟尼佛頂骨」的舍利塔。(攝於 07/27/2016)

佛光普照: 南屏師父顯相於「阿育王寺」上空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浙江寧波 阿育王寺 (攝於 07/27/2016)

浙江寧波 天童禪寺 萬工池一景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天童禪寺號稱「東南佛國」,為「禪院五山」之一,「日本曹洞宗」的祖庭。(攝於 07/27/2016)

浙江寧波 天童禪寺 佛殿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天童禪寺為中國佛教「臨濟宗」的重要門庭,由僧人「義興」創建於西晉永康元年,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攝於 07/27/2016)

浙江台州 天台山國清寺 「智者大師」法相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天台宗初祖「智者大師」於天台山國清寺創立天台宗, 後尊「國清寺」為天台宗祖庭。(攝於 07/30/2016)

浙江台州 天台山國清寺 三賢殿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三賢殿奉祀唐代高僧「豐干」、「寒山」、「拾得」三大士, 分別為阿彌陀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化身。(攝於 07/30/2016)

浙江台州 天台山國清寺 「降龍尊者」法相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南屏師父為浙江台州天台縣人, 俗名「李修緣」, 據傳其為國清寺羅漢堂第十七尊「降龍羅漢」投胎, 後於國清寺出家。(攝於 07/30/2016)

浙江杭州 靈隱寺「南屏師父」法相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南屏師父於「靈隱寺」拜瞎堂慧遠為師。因不喜頌經打坐,不戒酒肉,被眾僧告到慧遠面前,慧遠曾云:「佛門之大,豈不容一癲」, 故師父又稱「濟癲」。(攝於 07/31/2016)

浙江杭州 淨慈寺「南屏師父」法相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南屏師父於淨慈寺圓寂,臨終前曾作一偈:「六十年來狼籍,東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攝於 07/31/2016)

浙江杭州 虎跑泉「南屏師父」法相

【2016 普陀山及祖庭尋根之旅】: 南屏師父圓寂於淨慈寺,其舍利歸葬於杭州「虎跑泉」。(攝於 08/01/2016)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教給我們修行證果的方法,「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教我們不往外看,往裡看,反過來看自性,不看現象;聽,聽自性,不受外面音聲干擾。

學會用隨喜功德對治嫉妒

   嫉妒,「妒忌他人之盛事。又害賢曰嫉。」別人有好事超過我,或者是他有我沒有,妒忌心、好勝心就生起來,總不許別人超過我,這就叫「嫉妒」。這個有意無意造作的罪業很重,別人有好事,若看到了生起嫉妒心,而不知這種嫉妒的念頭、嫉妒的行為,對別人傷害並不大頂多三分,七分是自己受害。把自己的善心、功德全破壞了,將來果報在地獄,這真正叫愚痴,沒有智慧。

傲慢與嫉妒是境界無法提昇的第一個因素

  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受外面六塵環境的干擾,清淨心就可得到。得到不要歡喜不要驕傲一驕傲,一歡喜,三昧就失掉

                清淨心得來不易,如何保持不要失掉它?就是這一句「忍力成就」,要能忍,決定沒有傲慢心,決定沒有嫉妒心,就真得道了。這個道就是三昧、就是智慧

大乘佛法首重「誠敬」


今天我們學佛,最大的一個問題,是誠敬心不夠都是半信半疑的。我們受科學的影響很大,科學入門是從懷疑發現問題,然後研究如何解決問題,它第一個是懷疑但是大乘佛法頭一個是誠敬。所以用科學態度來學佛法,沒有一分誠敬心,所學的是知識、是佛學,不是學佛,得不到佛法裡頭真實的利益,因為用的心不一樣。

2016 戶外教學遊記

        本居於7月9日、10日,與「泰山 天福宮」,聯合舉辦戶外教學活動,聯袂南下參香朝聖,順利圓滿達成。

        此行最大的收穫,在於「忍讓」,表現於兩個團體之間,表現於人與人之間,彼此顧慮他人的立場及感受,互相謙讓,相忍為安,使雙方因歧異點所造成的摩擦、降至最低。

        在於「謙讓」,不強出風頭,時時將舞台、讓予他人,將成功、歸於他人,他人成就、自身亦成就,實現普賢菩薩十大願之「隨喜功德」。

        在於修習「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不生煩惱,是戒定慧在起作用


學佛的人,希望二六時中,從早到晚保持正念、保持真心。真心就是「清淨平等覺」,清淨是戒律,平等是」,覺是智慧是戒定慧在起作用,這是佛菩薩的心。不生煩惱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完全脫離七情五欲,要在這上練功夫,用真心,不用妄心。

不要逃避境緣,要歡喜接受考試


學佛的人很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多,原因是什麼?都被眼前境界所轉,眼前境界對他是魔境。如何把魔境轉變成佛境,我們就成功了。怎麼轉法?不從外頭轉,從自己內心轉,外面轉是做不到的,從內心轉很容易。把一切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看成自己最殊勝的增上緣

看不慣的事情要能看慣


                真修行的人不能離開環境,要在紅塵裡頭、在七情五欲裡頭,真正鍊到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即相離相而磨鍊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人事環境。

《華嚴經》上善財童子跟著文殊菩薩修學,道理都通了,得到了根本智,事上沒有經過磨鍊所以文殊菩薩就叫他去參學,參學是什麼?就是到人世間磨鍊。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都要去接觸,看看你還動不動心、還起不起念頭。在一切境緣當中,善緣惡緣、順境逆境,鍊到一塵不染,那叫真修行。這種修行才是大乘教裡面說的入不二法門平等心現前。

佛魔一念間


                佛跟魔在哪裡?就是自己念頭,自己念頭一念正念是佛,惡念就是魔。魔不在心外,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佛是自己,魔也是你自己,與外面境界不相干怨天尤人是大罪,是最大的錯誤,決定不可以。

學淡薄


            《還源觀》賢首大師云:「隨緣妙用妙用就是不著相,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我們在現象裡頭要學不著相,善惡二邊都不著。

怎樣學?首先學淡薄不要太認真,什麼事情隨緣,什麼都好,真正回頭就從這裡做起。過去我們對什麼事情都很認真、很計較,非這麼做不行,現在我們提升一步:馬馬虎虎,什麼都可以,不要把任何事當作一件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放下要靠忍,忍不過就是放不下


                念佛要有功夫把這個世界放下,沒有留戀,沒有牽掛。如果還有牽掛,還有留戀,麻煩就大了,這是一條繩索把我們捆在這裡離不開六道輪迴。放下要靠忍,能忍才能放下,忍不過就是放不下

作而無作,無作而作


                大家都認為富貴很樂,貧賤很苦。佛為人示現,富貴不樂,貧賤樂。世尊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到處給人講經說法,快樂無比。身心健康,永遠不生病,多快樂一生除三衣一缽之外,一無所有,沒有得失。